央视网音讯:脚下恰是春耕春管进行时,各地纷繁晒许配接机器东说念主、苗情监测程序等各类高技术农业建树,农业坐褥在这些“法宝”的加捏下不断提质、增效。 在福建宁德的周宁县七步镇,这两天恰是马铃薯的播撒季,农户们操作着履带式播撒机在田间地头往复穿梭。开沟器切入泥土开出沟穴,输种安装将种薯均匀投放到泥土中,机器再速即将泥土推回覆土,扫数过程通顺高效。 在浙江金华市婺城区蒋堂镇的这家育秧工场,三条全自动智能育秧坐褥线正开足马力,撒土、撒种、出盘等过程30秒内就可完成。1天可制作2.4万张秧苗盘,得志800亩水稻田使用。 在桐乡数字种苗当年农场,第五代嫁接机器东说念主通过机器悬臂,仅三秒钟就完成扫数嫁接过程。这台机器东说念主可杀青番茄、辣椒等茄果类种苗的无东说念主化精确嫁接,每小时嫁接500—700株,存活率达99%。 脚下,河南8500万亩冬小麦正处于返青起身期,在河南周口商水县5万亩连片高模范农田庐,麦苗就像绿色地毯铺满地面。这里“路重叠、渠相接、旱能浇、涝能排”一个色农夫导航,还设有景况不雅测站、灾害预警站等农业程序。 |